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市政 >> 正文
浅谈市政工程项目统筹与实施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论文资源库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7-30 15:56:38

  摘 要:城市市政工程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工程。近年来,市政工程建设在各地区成绩斐然,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何统筹和实施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如建设实施中相关政策协调难、工程管理不到位,投资中建设资金缺口大等。

  引言

  城市市政工程建设是形成和完善城市功能、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基础,它是搞活本地区经济,改善城市居住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批国家投资的大型市政工程项目相继投入建设。但由于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市政工程建设底子薄、任务重等现实问题,导致大量的市政工程项目在建设实施与投资过程中出现相关政策协调难、工程管理不到位,投资建设资金缺口大,欠账问题严重等问题出现,严重影响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为此开展有关市政工程建设实施与投资方面的探讨显得格外的紧要与意义重大。

  1.我国市政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少完善的市政规划

  市政规划应按照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层级指导原则,必须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规划,但我国多数地区对市政总体规划进行修编,至今仍有部分地区尚未完成,导致城市市政规划无法完善,更缺少城市的供水、排水、供气、供电、广播、闭路、广场、体育中心等公用设施的专项规划,造成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执行无规划、建设无标准的现象。

  1.2 市政道路承载负担重

  由于承载车辆太多,城市道路长期超负荷运行,不仅造成城区内噪声、粉尘等污染严重,并且造成道路破损较快、维护成本较大。基于相同原因,绝大部分市政道路也成为交通道路,给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诸多问题。

  1.3缺乏统筹建设

  市政基础设施要满足市民的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需要,因此需要建设的供水、排水、供气、供电、广播、电视等公共设施较多,建设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但建设中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部门步调不一的现象,特别是在管线、管网建设中,往往是这个部门的设施维修改造刚完工,另一个部门又开始实施维修改造,这样既缩短道路使用寿命,造成资金浪费,又影响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

  2.促进市政工程发展的有效途径

  2.1 统筹编制建设规划和计划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市政工程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我国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通盘考虑,超前规划,统筹安排。第一,要科学规划市政建设项目。项目是市政建设的基础工作,没有项目就没有投资,就没有市政工程。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需要建设的项目也不断增多,有关部门应结合实际,科学编制项目规划,体现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重有轻、量力而行、协调发展的原则,选准、选好项目,避免出现新的不平衡。第二,要对市政工程实行动态管理。要完善市政工程论证制度,如专家论证、市民论证等。第三,要建立市政工程的科学决策机制,如组建包括省、市专家在内的市规划委员会,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要明确领导干部在抓项目上的责任,形成抓项目、上项目的目标明确、责任到人的长效机制。第四,要科学地编制实施计划。实事求是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资金筹措及保障的可能、建设用地供给程度、建设项目前置条件的成熟情况等来编制市政工程的实施计划。计划安排要切合实际,量力而行,既要是通过努力能完成的,还要确保计划的可操作性和严肃性。

  2.2规范项目管理,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强化工程管理使市政工程建设既能赢得时间,又能保证实施质量及工程进度。只有全面深入细致地做好前期工作,才能促使市政工程建设进入良好的循环轨道。只有前期设计、论证、办证等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才能节省成本,控制造价,减少工程不必要的浪费和投资,才能不出决算是预算几倍的笑话。同样只有管理到位,才能掌控工程的全面进度同时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在安排市政工程开工建设时要严格把关,必须严格审核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切实做到项目开工条件成熟一个开工一个,项目不具备基本开工条件的,就暂缓开工。

  2.3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足额、及时到位的资金是市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和有力保障。针对当前大量市政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单一,对财政和银行贷款的依赖性较强,一些单位在申报建设项目时贪大求多,也增大了筹资难度等现状问题,提出要严格控制市政工程建设规模,要深化市政工程建设投资体制改革,建立由政府投入、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公用事业合理计价以及引进外资4个方面组成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体制[2]。诸如:首先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