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与最新走向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3-15 12:52:02
型和谐共赢的运行体制。

  (2)加强节能减排与环保,提升项目综合效率

  全面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首先要在投标方案和实施措施中广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充分体现节水、节地、节材、节能和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降低设备功耗,提高能源效益。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项目建设过程的高效运营,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如通过运用BT、BOT方式提高项目的资本运营效益;通过高端管理、人才教育、制度建设、资源配置等提高项目管理的综合实施效率;通过有效沟通、信息手段、诚信评价来提升企业的品牌效应和社会效益。

  项目的高效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过程精品、动态管理、节点考核、严格奖惩”的质量线;第二是“标价分离、逐层负责、精耕细作、集约增效”的成本线;第三是“项目文化、安全生产、绿色施工、CI标化”的形象线。严抓质量、成本和形象三条线是实现项目高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3)构建和谐,以人为本,提升劳务层管理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现和谐共赢的多方合作的目标,构建和实现管理层与劳务层之间以及专业分包之间的和谐管理创新机制。但是当前这种机制并不健全,特别是劳务输出管理与岗位技能水平和素质教育相对滞后,某种程度上已成为项目管理深化升级的瓶颈,更是总包单位强化项目管理的重点。因此,加强劳务层管理,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关注劳动者健康和安全;注重现场和谐与两层建设至关重要。

  3.四个走向

  (1)由传统项目管理转向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升级管理的新走向

  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运用传统项目管理方式进行施工生产组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比较重视横向广度方面的发展。比如:在进度控制方面出现多平面(又称多阶)网络理论和方法;合同管理和索赔方面的研究也开始日益深入等等。进入新世纪以后,工程项目管理学重在纵向深度方面的发展。项目管理趋向大业主、多投资、高科技,在项目控制方面的分析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质量控制全面向ISO9000和ISO14000系列发展,工程风险管理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信息管理、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现代项目管理的创新发展为管理层次的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因特网为工程项目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提供了先进科学的工具。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MPIS)软件的开发和互联网的应用使得工程项目费用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履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子系统,均可实现工程项目零距离管理,为工程项目实现集成高效的管理提供了快捷方便、准确的技术支持。可以说已成为项目管理的先进生产力。

  二是奥运工程建设以创造项目价值为目标,多方共赢的集成化管理,为项目管理创新发展提供了新鲜的经验。奥运工程建设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管理跨度宽,创造出了具有深刻内涵的项目管理思想,广泛融合、集成了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提供了企业经营全过程、全方位系统管理的新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多资源消耗的定量化管理经验、多要素配置的数字化管理经验、多主体共享奥运“三大理念”的项目文化建设经验,多群体和谐的人性化管理经验等等,突显出了项目管理多方共赢的集成化管理之精髓。鸟巢工程应用BOT模式,运用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模型、工具,在工程项目全过程中把共享资源和利益群体进行整合,实现了工程项目具体目标和投资效益最大化,充分体现了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系统集成和内在规律的本质要求。

  三是虚拟建设概念的提出为项目管理创新发展提供了驱动力。虚拟建设的概念是从虚拟企业引申而来,虚拟建设针对的是工程项目。1996年美国发明者协会第一个提出了虚拟建设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部分:设计和施工相结合;通过电子技术进行沟通;业主方、工程管理方、设计方、供货方横向联系的管理技巧。

  总之,如何有效地、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这类跨时空、可无限增值的资源,实现生产要素在项目上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不仅是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关键,而且是促进人类社会活动集约化、节约化的重要内容。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是时代的需要,是现代项目集成管理优化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契机。

  (2)从相对单一的施工现场的阶段管理转向项目全寿命管理的新走向

  所谓全寿命管理即从工程项目前期策划,直至工程使用期终结拆迁的全寿命、全过程进行策划、协调和控制,使该项目在预定的建设期限和计划投资范围内顺利完成建设任务,达到工程质量标准,满足投资商、项目经营者以及最终用户的需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