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特征、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3-17 18:20:15

  摘 要:阐述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及特征,分析了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了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及监督管理方面的主要对策,以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保证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大上马,建筑工程恶性事故不断出现,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文主要就目前我国工程项目前期管理与监督领域中存在的问进行了阐述,从加大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及改革项目建设监督制,提出了解决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督领域的改革方向。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及特征

  要取得一个建设项目的成功,有许多前提条件,最主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1)进行充分的战略研究,制定正确的、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有可行性的项目目标和计划,做出科学的决策。如果项目选择错误,就会犯方向性、原则性错误,给建设项目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2)建设项目的设计(包括生产工艺设计和实施方案的设计)科学、经济,符合要求。3)高效率、强有力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建设项目管理。项目管理者为决策、设计、实施提供各种服务。他将项目目标与计划和具体的项目实施活动联系在一起,将项目所有参加者的力量和工作融为一体,将建设项目的各项活动按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组织完成,最终完成预定计划和目标。项目管理是建设项目进行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十分重要的方面。4)有效的、负责的、客观、公正的建设项目监督、监理过程。

  2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突出问题

  1)业主方面。工程建设项目主要由各级政府、国营企业或开发商进行,当前流行着“假业主”现象,“假业主”被授予权利而缺乏相应的责任。具体来讲就是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和一套客观、透明、科学的业绩测量评价系统。2)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我国已经有了相关法律、规章,但法律对各方的责任未做具体划分,对建设执法者没有要求,没有划分行政监督责任。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随处可见。大多工程采用假招标,招标程序还没进行,施工单位已经进驻工地,大搞“人情工程”。3)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本身是对拟建项目技术上、经济上及其他方面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银行贷款、合作签约、工程设计等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但是许多投资者普遍都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而盲目投资,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为后来的工程事故埋下了祸根。4)监督、监理形同虚设。在上海13层楼倾倒事故中,最先暴露的就是监理、监督制度上的问题。在国内5年就能建成的房子,在欧美发达国家要20年,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有非常细致的工程监理、检测、监督流程。在中国,监理公司却是由开发商“发工资”的。开发商要的是尽量缩短工期,恨不得三步并作一步走,“监理不敢拖我们的时间,除非他以后不想做生意了”。对开发商来说,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监理最大的作用也只是在工程完工后,在开发商的竣工报告上签字,“也就是走个程序”。导致监理“监而不理”的一个原因则是工程质监的备案制,备案制导致了政府建设执法部门成为只有权利而无责任的部门。建筑生产安全,在建筑法中没有涉及,而只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提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规定:“国家实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监督管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也规定:“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以上条例中只提及“实施监督管理”未说明责任与权利,这样就造成了政府执法者权利与责任的空白点,实际上往往是权利放大、责任近乎为零。事实上,建筑安全监督的行业监管范围涉及业主(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还有检测、中介机构等以及安全监督管理。当市场主体呈现出复杂多元的成分组合时,出于种种现实的局限,作为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行使安全监督管理中难以到位。

  3 关于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及监督监理方面的主要对策探讨

  3.1 关于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出现问题的对策1)在西方国家,政府对项目的干预比较透明化,基本不会出现所谓的“暗箱操作”。对于项目前期管理投资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不足的问题,应加强政府的机构改革,达到“政企分离”,以避免由于“长官意志”和“本位主义”影响造成的高估效益、低估投资和“可批性研究”现象。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