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言簿

公告

最新日志

最新评论

搜索

登陆

友情连接

统计

2010/12/6 23:20:00
什么是自我实现?-马斯洛-洞察未来之洞察人格
什么是自我实现?

译者注:马斯洛在读了赫青黎所写的《孤岛》后有极深的感受。他在1965 年3 月28 日写下了这篇日记。在这篇日记中,他从多种多样的角度对自我实现做了解释。
什么是自我实现?如何才能够自我实现?如何分清楚不同的价值观?如何找到一个人真正的同一性?在家中邀请了一些人聚会,试图以他们所习惯的语言阐述自我
实现问题,其中大多数语言都来自赫青黎。

1.充分地、生动地、无私地、全神贯注地、一心一意地、没有
自我意识地体验一一成为一个整体一一自我实现。不要只是终日忙
忙碌碌,应积极思考。不要以"行为"代替感受和体验。行为淹没、
掩盖和减弱了内在的声音,并可能成为对自知的回避。"噪音"淹没
了内心之声(开放地、表现性地、整合地和一元地)。真正地(和谐
地、诚实地、基本地、内在地)。成为你自己(即内在核心,真实自
我,生物核心,最深刻和最隐秘的自我)一拒绝成为破碎的、分
裂的、带有不同层次的多重人格,或者成为在冲突中的自我,自我
的冲动与压制性的控制(非阿波罗式的控制)相冲突一一形成一体
化的、有组织的、和谐的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整体;使多个自我
统一。

2. 每日做出卡多次的成长性的选择,而不是防御性的或畏惧性
的选择一一趋向自我实现。

3. 在能进行体验的范围之内倾听自己的冲动的心声。这是发现
同一性的一种基本途径。所谓自我,就是数以千计的实际的大大小
小的体验,使人归纳出"我是这种类型的人"一一)自知。凡此种种
选择和决定形成了真实自我。对身体的了解,关于激情、忧虑的意
识,关于幻想和梦幻的意识,关于需要、需求和欲望的意识。

4. 当有疑问时,一定要诚实,在言行中对己对人都应该以诚相
待。(他们深为真理力量受损而忧虑。他们认为人们比实际情形更为
脆弱。此外,他们不知道伤害并不是世界上最糟的事情。我告诉他
们,妄想狂的猜疑就更糟,此类人不知道事情真相,疑心极重。)我
们知道,完全自私的生活是行不通的。关键是到头来忘却自己。

5. 在自我之中寻求众多的答案意味着负起责任,这本身就是向
自我实现迈出的-大步一一一成为→个自我促动者。一个真正的人,
成人而非孩童。掌握自己的命运。内在核心→一如果任务是发现自
己的潜能, /lp从内心中微妙、纤弱、易被忽略的低语里发现自己喜
欢什么而不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又不需要什么、什么使你烦闷,什
么使你欢乐。相信什么,趣味是什么,仪表如何,节奏快慢,如何
理解事物,具有何种气质(希尔顿式) ,尊崇什么,何时最感欢快、
处于最高峰,何时能充分发挥能力,喜欢以何种方式行事。什么使
你感到适宜,什么适合你的胃口,什么又使你不适,易浮躁与否。
积极抑或消极,热情抑或冷淡,自我认识程度,是否正视自己,衣
服是否得体,自由联想能力…一如果了解了这些,你就知道应当采
取什么行动为佳,应对准什么方向,有必要进行何种妥协。

6. 所有这些可使生活选择更为适当。"更为"之意一一在整体上
什么对你而言是正确的,你的归宿何在,你的妻子或丈夫会是什么
样的人,你的使命是什么。

7. 敢于与众不同,不随披逐流,不人云亦云,不循规蹈短。

8. 勇敢而不是胆怯。

9. 自我实现并不是一种终结状态:它是无定时无定量实现你的
潜能的过程。通过学习而变得更加出色-一自我实现。进行弹钢琴、
做手术、吹玻璃等诸如此类能充分实现自己潜能的实践活动一一自
我实现。

10. 无论在什么时刻的真诚、和谐、诚实一-自我实现。

11.高峰就是超越性的自我实现。

12. 在学校中经历关于自己兴趣的试验,证实自己不喜爱化学、
心理学或艺术,这是一种进步,是十分有价值的。在探索者面前无
失败可言。他的每一次发现都对他有帮助。

13. 不必对自私过分忧虑。你将在你内心发现,在你的真实自我
中,也存在同情、爱和仁葱。

14. 即使经过这一过程表现出你有心理疾病,也是值得的。因为
如此一来,你就可以寻求帮助,而不是遮遮掩掩。

15. 成为你自己的方法之一就是揭示你自己-一一你自己是怎样的
人就做怎样的人。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敢于进行自我暴露。不要
害怕把自己剖析于他人之前。如果将自己暴露于人,也有利于自己
感知自己。抛弃虚假的大众自我(public selves) 。不要"角色",不
要做戏。所有这些都有如自我否定,从而也就成了分裂和变异。不
要"电话式的声音"。

16. 分裂即是内在与外在、前意识与意识、-方面与另一方面的
分离。"群集化"(SOCimon)?"一元化" (monizing)? 整合使之归顺
为一,消除分裂。整体化(holijing) ?

17. 还需考虑信赖自己冲动这→模糊问题。这是一大难题,原因
在于有些人属于不应信艘自我冲动的人之列(病人) ,还因为有时我
们都不应信赖自己的冲动。如何加以区别?"知道自己的冲动并充分
意识之",说此话当然是保险的,甚至在"接受自己的冲动"这一严
格而有限的含义上也是如此。但是,冲动并非一个人的一切,让冲
动左右自己也是一种分裂。需要做的是使冲动与现实尝试结合(有
时即使你有睡眠的冲动,睡眠也可能是危险的) ,与对他人的考虑结
合(有时性冲动需要被抑制,因为可能对另一方或对孩子不好) ,与
知识相结合(糖尿病患者不应屈服于吃糖的冲动) ,与理性和逻辑相
结合。阿波罗式的协调、整合和调谐大量的冲动意味着要推延或禁
止某些冲动。问题在于何时应相信个人的冲动?相信多少?在什么
条件下?谁应相信,谁又不应相信?能够合理地相信自己的冲动,
表明达到了很高的健康状态(有如赖希的"完美性交高潮勺。

18. 此外,还应加上"只有在决断之时,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蒂利希)。但应注意,这应意味着,真正的、和谐的、表里如一和
自里而外的决断和选择。(实际可能会不同。选择行为和其他行为一
样,作为对内心状态的→种诊断是令人怀疑的。)

19. 我想在此系统中还应加上一个问题:良好死亡,无论是象征
性抑或实际的良好死亡,再生之前的死亡,良好的结局、结束、坚
毅的终止。

20. 如何对待痛苦、疾病等?本理论的回答是"任其为之,顺其
自然,消极对待之,无须与之相斗,权且体验之,不要否认,而应
与其和平共处"。

21.整个顺其自然的问题。道家任其为之的态度。事实上,若无
这种顺其自然、不干预、不抗争的态度,要真正倾听冲动的呼声
(或现实的呼声)是不可能的。亲身尝试,置身于各种场合,进行体
验。每一个人或每一件事情都会使你对自己的情趣和能力有所认识。

22. 有意识地寻求伦理和道德原则。你的是非现是什么?应该对
此进行考虑、研究;因不平而愤怒,见堕落而嘲讽。尽力与之做斗
争。这应算作道德主义还是道德?

23. 善以待人,助人之正业,以此变得无私。友善地对待他人。
posted @ 2010/12/6 23:20:00 myfreemail.lee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 收藏该日志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