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工程建设档案与现代工程造价管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4 11:31:13  文章录入:ArticleInput  责任编辑:ArticleInput

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只是表面意义上的控制估算、概算、预算,而其实际意义在于通过控制“三算”,达到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即真正意义上的控制造价。工程建设档案是指工程建设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查考价值的全部文件材料。一套完整的工程建设档案一般包括立项依据审批文件,征地、勘察、测绘、设计、招投标、监理文件,项目审批文件,施工技术和竣工验收文件,竣工图等。工程造价管理主要是从投资和经济的角度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对拟建、在建和竣工工程进行价格确定和控制。

  我国现行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虽然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了多次改革,但仍有很多不尽合理的地方,尤其是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等项目前期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由于客观上方法不当或主观上不够重视等因素,存在着投资控制力度不严、工程“三超”严重等现象,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不高。我国已于2001年11月加入了WTO,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也必将同国际惯例接轨,包括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国际上通行的工程理论和计算方法,重视项目前期的经济性评价工作,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也反映了出来,如2001年初建设部就对我国曾使用近十年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而开展的修订工作已着手进行,目的在于使修订后的评价方法和参数适应市场经济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而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工程经济评价方法(主要指工程造价的确定方法),如生产能力指数法、比例估算法和类似工程预算法等都是以参考大量竣工或在建工程的工程建设信息资料或工程建设档案为主要特征,因此工程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类将成为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