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关于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资源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9/4 18:52:56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需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多少来调节土壤的有效成分。

  3.3土壤的处理

  园林建设离不开土壤问题的处理。保证植物生长环境中的土壤适宜情况是园林建设的基础工作。通常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因地形改造而错误的去处土壤中含养成分较高表土,无形中破坏了植物生长的最有利条件。因此,对表土层的处理和利用是植被生长的关键。机械化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因机械的重压而造成表土层结构的破坏,产生固结或损坏原有的土壤渗透能力和自身的排水能力。因此,不但要保护原有土质较好的土表层,对于不适宜植物生长土壤环境也要进行深度的改良,这样才能保证园林绿化的长期景观效果和持续性生长。

  3.4绿化与土建交叉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

  绿化与土建由不同单位交叉施工时特别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由于施工单位的不同,各自遵循的原则和利益也不同,不能做到互相协调施工是常有的事情。尤其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土建和绿化分开进行时,经常会出现土建的标准妨碍绿化施工,土建设计的过程中对绿化问题的考虑不够周全,只考虑了道路建设的基本土质要求,却忽略了植物生长环境的保护。植树护框在制作过程中基础不要超过设计标准,以免缩小栽植面积,植树护框内混凝土及碎石在栽植前要及时清除。

  四、加强园林质量管理几点建议

  1、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现场施工管理问题,首先是对工人,一个项目能否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和绿化工人有密切关系。作为一个施工管理人员,要想把工作真正做到位,就得多去施工现场,多与工人们接触,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建议,了解他们所需,关心他们的生活,从而提高与工人们的亲和力。

  2、严把苗木采购关

  绿化工程所需要的种苗量相当大,品种和规格很繁杂,而且时间又相对集中,有时所辖地区苗木的供应又无法满足需求。完全从本地区提供适生、符合规格的壮苗是不现实的,需要大量从相关地区调运补充,然而由于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所调苗木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很难完全保证,以致于在本工程中存在大量的病苜、弱苗和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苗木。造成了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下降,成本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有严格的苗木采购渠道,在采购的一系列过程中,要层层把关,确保所进苗木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杜绝病茁、死苗和不合要求规格的苗木进入工地。

  3、提高栽植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树木栽种过程中,大部分是以工程承包方式,承包方多以当地农民临时组建而成,对苗木的栽植技术了解甚少,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对技术监理人员的指导又不能言听计从,对不同树种、不同区域下各种栽植模式的不同栽植技术,不能自觉运用。为此大力加强技术队伍建设,严格劳动纪律,明确生产岗位责任,健全考核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4、加强后期管护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加之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人员少,而缓苗期间又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时期,此期内的养护是保证成活的重要措施,所以,在后期的管护中特别要注重水的管理,高温季节,要加大灌水量和次数,满足树木生理的需求。定期检查,预防病虫害的大面积的发生。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园林景观的效果。

  五、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衍生出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园林绿化工程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园林工程的成功实现,管理人员除了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协调管理能力,还需要很多环节的紧密联系,严谨全面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后期细致精心的养护,每个环节都相当重要。

  参考文献

  [1]董群才.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资讯,2009(21).

  [2]黄妍芳.城市园林绿化及其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中外建筑,2009(7).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