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奥运会建设项目融资的PPP模式探讨
作者:何明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6 9:54:19  文章录入:ArticleInput  责任编辑:21cpmzhang

、裁判员的吃住行、竞赛组织的开销等,预算大约是16.09亿美元。但这些并不包括为了筹办奥运会而兴建的城市基础建设、环境治理工程、道路改善工程以及能源结构调整建设的资金投入。而反观北京当年申办奥运会时提出的收入预期是16.25亿美元,大体来自6个方面:一是国际奥委会2008年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出让所得,按照比例分给北京奥组委大约8.4亿美元;二是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TOP计划收入,按照比例可分给北京奥组委1至2亿美元;三是北京奥组委自己的市场开发计划预期收入3至4亿美元;四是门票和纪念品销售预期1亿美元;五是按照中国和国际奥委会签订的主办城市合同政府给予补贴1亿美元;六是赛后剩余物资变卖处理大约几千万美元。这说明,如果北京2008年奥运会想要实现盈利,那么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必须进行社会融资,即吸引社会私营资本参与到奥运会的建设中。 

  2、筹办奥运采用PPP模式的可行性

  为解决2008年奥运会的巨额资金需求,就必须打破现有的政府独家投资和垄断经营的局面,通过引入适度竞争,提高经营和管理的效率,提升奥运会自身的盈利能力。这就需要根据奥运设施的经济特点,将其公益性与营利性区分开来,由政府负责公益性部分的投资和承担与之对应的风险,通过政策制度的安排解决部分外部性;同时以营利性吸引多元化投资和运营主体,由投资者负责经营性部分的投资和承担与之对应的风险,通过建设前的竞争招标机制和建设后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而国外基础设施领域内广为使用的各种PPP模式,是实现上述思路、解决轨道交通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 

    三、采用PPP模式的参考因素 

  PPP模式能否成功运用于公用事业项目取决于多个因素,从国外近年经验来看,以下几点值得参考: 

  1、 获取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为PPP模式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举办奥运会是全世界瞩目的大事,我国与其他主办国相比,政府的全力支持是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最强有力的保证。但是对于筹办奥运会这样一个庞大而又系统的工程,政府的权力支持不仅包括资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保证环境正常良好运营状态。就像在奥运设施的兴建过程中,尽管运用PPP模式的过程中公私合作双方的角色和责任会随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政府的主体角色和责任——为大众提供最优质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却是始终不变的。在任何情况下,政府部门均应从保护和促进公共利益的角度,负责项目的总体策划,组织招标,理顺各参与机构之间的权限和关系,降低项目总体风险等。为推进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化进程,尽量采用市场化的或激励性的支持手段,为基础设施产业长期持续地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范PPP模式的运营市场 

  在奥运设施目进行PPP模式运作下,需要在项目设计、融资、运营、管理和维护等各个阶段,对政府部门与企业各自需承担的责任、义务和风险进行明确界定,保护双方利益。因此,进行奥运PPP项目的运作需要清晰、完善的法律和法规制定予以保证,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参与双方进行有效约束,是最大限度发挥优势和弥补不足的有力保证。
 
  3、加强执行过程中的透明度,增强社会资金的投资信心 

  社会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的最大风险在于PPP模式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框架缺失,由此带来了巨大的政策不确定性。因此,PPP模式应用在奥运会筹办的关键在于政府的可信承诺。针对这种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社会资金准入的法律法规制度,充分尊重法律的尊严,做到依法办事,而不是朝令夕改,是在中国推广PPP模式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任务。对PPP模式的最大支持应当体现在以透明的、具有可预见性的、建立在合理法律框架上的监管实践中,并逐渐引导投资参与方提高行业自律的自觉性。
 
  四、筹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运用PPP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PPP模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吸引社会资金,通过多渠道的介入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以往经验看,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几个较大的现实问题。一是操作程序的颠倒紊乱,国家独立对项目进行投资时,要求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就必须确定融资方案,然后才能获得审批。但在引入社会资本的过程中,项目投资方出于对风险的控制,要求先提供可研报告,证明项目的可行性才能同意投资。这样就形成项目审批和融资方案孰先孰后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