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市政 >> 正文
对园林绿地中给排水工程的探讨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论文资源库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7-30 16:14:36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园林绿地中给排水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主要分析了园林中给排水工程的特点,提出了几点自身的看法。

  一、 园林给水工程

  (一)园林中的用水分类

  1.生活用水:如餐厅、办公室、小卖部、娱乐设施冲洗、消毒饮水器及公共卫生间冲洗等用水。

  2.养护用水:包括植物灌溉、动物笼舍的冲洗及夏季广场园路的喷洒用水等。

  3.造景用水:喷泉、瀑布、湖泊等的用水。四季水循环及季节性变化水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必要时需更换,其用水量很大。

  4.消防用水:用于公园中古建筑、主要建筑物及库房重地等消防使用的水。

  (二)园林给水的特点及相应措施

  1.园中高低起伏,高程变化大,必要时要加循环泵对水体进行加压处理,以便各个需水地方有良好的供水。

  2.公园各个地方的用水高峰期不同,可分流错开时间供水。一般综合性公园用水高峰期也不一样,像动物园各个馆舍用水高峰期都在早晚冲洗、打扫馆舍和早晨喂食时。这时既不影响起其他部门的用水,又能保证正常水压。

  3.由于用途的不同,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要高,茶社等饮用水的供水以水质较好的山泉佳,必要时可以从外地引流山泉。养护用水则只要无害于植物,不污染环境即可。生活用水特别是饮用水及餐厅用水,必须经过净化和严格消毒,水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造景用水即可用自来水或就近的江、河、湖泊水。

  (三)园林管网的布置与规划

  公园给水管网的布置除了要了解园内用水的特点外,了解公园四周的给水情况也很重要,它往往影响管网的布置方式。一般市区公园的给水管可由一个接水点引入。这样不仅可节约管材,还可减少水头损失。

  (四)给水管网的基本安排形式

  1.树枝式管网

  这种布置方式较简单,省管材。布线形式就像树枝分叉分支,适用于用水较分散的情况。树枝式管网给水形式对于分期发展的大小型公园有利,但树枝式管网出现问题或需维修时,

  2.球状管网

  球状管网是把水管网闭合成环,使管网供水能互相调剂。当管网中的某一段出现故障也不至于影响供水,从而提高供水效率,但这种形式较费管材,投资较大。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支管要靠近主要供水点。

  (2)支管要靠近调节设施(如高水位池或水塔)。

  (3)在保证不受冻的情况下,支管宜随地形起伏铺设,避开复杂地形和难于施工的地段,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4)支管应尽量埋设于绿地下,避免穿越或没于园路下。

  (5)与其他管道按规定保持一定的距离。

  (6)冻结地区应将管道埋设于冰冻线以下40 cm 处;不冻或较轻冻地区,覆土深度也不小于70 cm。当然,管道也不能埋的过深,埋的过深,工程造价高,但也不宜过浅,否则,管道易遭破坏。

  (7)为检修方便,给水管网的节点处应设阀门井。

  (8)配水管上应安装消火栓,按规定其间距通常为120 cm,其位置距建筑不得少于5 m。为便于消防车补给水,离车行道应不大于2 m。

  3.管网布置的原则

  进行管网布置时首先应考虑并求出各点的用水量,管网根据各个用水点的需要量供水。

  (五)喷灌系统的设计

  园林中的喷灌方式长期以来一直处在拉胶皮管的状况,这不仅耗费劳力,容易损坏花木,而且用水也不经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绿地面积不断扩展,绿地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原始的灌溉方式已不适应。实现灌溉管道化、自动化已提到日程上来。灌溉水源可取自城市的给水系统,也可以取自江河湖泊和泉源等水体。应根据实际情况建一个完善的供水管网,通过这一管网为喷头提供足够的水量和必要的工作压力,使所

  有的喷头能正常工作。

  1.移动式喷灌系统

  移动式喷灌系统适用于有天然水源(如池塘、河流)、有水网地区的园林绿地、苗圃和花圃的灌溉。其动力、水泵、管道和喷头是可以移动的。这种设备投资少,机动性强,但管理劳动强度大,比较大型的综合性公园用得较多。

  2.固定式喷灌系统

  固定式喷灌系统适用于需经常灌溉和灌溉期较长的草坪、大型花坛、花圃、庭院绿地等,需要有固定的泵站,而且供水的支管、喷头固定于竖管上,也可临时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