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房地产 >> 正文
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原因与控制
作者:刘建忠 来源:中国鸣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7-30 16:39:52

  摘要:介绍了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类型,从设计、施工、商品混凝土三方面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详细阐述了控制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措施和处理方法,以期减少和避免裂缝、提高施工质量。

  目前住宅工程出现裂缝的现象比较常见,现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本人近年来的工作经验,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和控制分析如下,供大家在以后工作中参考。

  1.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类型

  1)纵向裂缝;2)横向裂缝;3)角部裂缝;4)不规则裂缝;5)楼板根部的横向裂缝;6)顺着预埋电线管方向产生的裂缝。

  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

  2.1设计方面

  1)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2)设计板厚不够、又不做挠度验算、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3)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在薄弱环节产生收缩裂缝(国内专业人士认为40m长的楼板因硬化凝固产生的纵向收缩量为8mm~20mm)。

  4)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5)楼板双向受力、按单向板配筋、引起裂缝。

  2.2商品混凝土原因

  1)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大。

  2)高效缓凝剂用量过大、在未凝固前石子下沉、产生沉缩裂缝,常发生在梁板交接处。3)砂石质量不好、级配不好、含泥量大、含粉量大。

  2.3施工原因

  1)养护不到位,强制性规范要求混凝土养护要覆盖并浇水,现在大多数不覆盖,浇水也不能保证经常性湿润。

  2)施工速度过快、上荷早、特别是砖混住宅楼板,前一天浇筑完楼板,第二天即上砖,走车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

  3)冬天时期间受冻。

  4)拆模过早或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够。

  5)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厚、表面强度不够。

  6)施工时楼板混凝土盖筋被踩弯、踩倒、保护层过厚、承载力下降。

  3.控制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措施

  3.1设计措施

  1)住宅的建筑平面应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凸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

  2)二层平面,顶层平面的负筋至少应有相当于1/2负筋面积的钢筋纵向带通,平面纵向较长的建筑物建议每层均匀布置不少于三开间的双层筋或通长布置相当于1/3负筋面积以上的钢筋纵向带通。

  3)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以下简称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一般不应小于110mm(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得小于80mm)。

  4)平面横向尺寸变化大的开间,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单元中的现浇板宜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直径不宜小于8mm。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不应少于7<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5m,圈梁转角处应增加2<12转角筋。

  5)在现浇板断面急剧变化处、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的地方、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5%。

  6)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不宜大于240mm@240mm,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应不大于300mm。

  7)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否则必须有减少混凝土收缩的设计措施。

  8)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宜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

  9)严格避免预埋管集中通过楼板,设计中水、电、设备各专业应当与结构专业配合,尽量分散布置。结构设计预埋管较集中的板应采取板中、板上错开布置,不应垂直布置,且预埋管在同一位置重叠不得超过两层。

  3.2施工措施

  1)图纸会审时,施工单位应将设计不当引起的钢筋过密、管道过密等情况,以书面形式向设计单位提出修改意见。

  2)现场应编制在特殊情况下混凝土施工应急预案和措施(如停电,预拌混凝土供应中断时的处置措施)。

  3)混凝土施工前必须编制混凝土施工方案并据此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方案应根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